說起想運動的原因,米多利一開始跟一般女生沒特別不同,
不外乎想瘦下來,想要變美美der~但說到做到的又有幾個呢?!
在沒有任何健身運動的觀念時,第一念頭想到的就是效率性,
用最快的方式來達到目標,能想到的減肥方式我幾乎都試過啦!
包括產後吃減肥藥啊(2個月瘦5公斤,肚子有消比較快),
之後突然覺得吃藥不自然,剛好時下流行著鄭多燕,
生過小孩後自發自創性的運動,從所謂的大嬸鋭變成曼妙身材,
真人實事怎麼能不勵志啊!引起我這射手女的大大的激發,
年紀狀態等各方面條件相近下,覺得自己一定也可以的,
視她為我的目標,還給自己又取了另一個外號,
把筆名米多利轉化成米多“燕”,多巧妙相稱啊XD
哈哈~稍離題了,反正不管減肥塑身這檔事啊,
那時僅僅以“想瘦下來”當唯一觸發點的薄弱意志,
遇到美食或甜點,就馬上改變說法,諸如吃就是減肥的動力,
反正多運動就好(但吃的熱量總還是比動的消耗熱量多啊)
轉換比較靠譜的說法就是食物熱量攝取>支出=>會胖
支出的部分除運動活動量,再來就是基礎代謝了,
這些觀念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,米多燕也都在學習中...
我也常常看了一堆“專業”文字說明,腦袋還是會卡住。
哈!現在才要進入正題,為了想讓自己維持運動的動機,
總要利用周邊的刺激來發動我想要運動的意志,
比如被家人笑變胖不甘心、想在夏季裡穿上比基尼...
再來就是買些健身用具來輔助,增加運動的多元變化性,
不然鄭多燕做久了,加上後來也沒出新課程視頻,
我就自然進入三分鐘的熱度期的陷阱了(自己不堅持的藉口)
然後就一直在惡性循環-忽胖忽不那麼胖間遊走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來來來!總算開始介紹米多燕運動生活一路下來的行頭:
一、輕便基本型+追星效應
其實鄭多燕應該是100年就流行了,一開始只是跟著徒手運動,
因為感覺新鮮又視她為目標,第1次努力是102年“堅持3個月”,
但努力一陣子,有了效果後就...獎勵自己吃吃喝喝,
又走向美食甜點愛好者,直到發現自己好像肉又黏回來...
所以103年9月開始第2次的立志-買了些鄭多燕的周邊商品,
也另外買了品質較好的瑜珈墊,準備長期抗爭自己之類的~
有發現從比較重的體重,比如說減了5~8Kg看起來是很快,
但是再往下就停住了...就是所謂的平台期,
身體已適應了某程度的運動強度跟飲食習慣,
若沒有再調整以上範圍,就只是維持而已了,
然而我們家總是圍繞著美食的氛圍...能維持好像就很厲害了齁。
104年年尾第3次運動改變方式(7分鐘的高強度間歇訓練),
算是不錯的肌力訓練,都也是徒手訓練不用器具,
但我那時好像沒有做得很到位,12組動作循環至少要做2~3次,
加上那時愛露營成痴,好多美食攻陷撐大我的胃口,
露營兩三天,無時無刻肚子沒有閒過,吃撐了照吃不誤,
想想也是蠻驚人的!!運動變成了若隱若現的代言,
效果就是苦不堪言啊~
2.偽重訓裝備-極少用的啞鈴
想試用啞鈴,也是因為鄭多燕課程有啞鈴,之前就拿兩罐礦泉水,
但總覺得不踏實,就買了單手2Kg的啞鈴,
後來好像是覺得使不上力然後就興趣缺缺,就不玩了@~@
在105年7月開始使用的免費運動軟體APP,裡面課程多樣化,
健身課程、肌力訓練、有氧運動、太極、舞蹈、搏擊...等,
後來還有另開瑜伽的專頁,也有幾種不同流派的可以加叉練習,
這應該算是米多燕運動史上,第4次積極靠著像私人教練的APP,
對我來說是非常受益的,可以彈性安排適合自己的時間運動,
選擇想要的運動類型,先前擱置的啞鈴就派上用場啦!
所以到現在108年6月,我都還在搭配運用
3.舒緩肌肉的按摩泡沫軸
第一次試用時,米多燕就哇哇叫!!還亂生氣的嚷嚷著,
到底是要舒緩還是讓肌肉更痛?!
後來學乖要使用這時,我就穿長一點的運動褲,
不用直接接觸到皮膚,就不會有被磨破皮的感覺,
也慢慢適應按到痠痛點時的放鬆,現在使用就好用多了。
4.正式進入認真重訓初期~TRX時代來臨啦!
在107年5月看些了運動的文章,剛好有介紹到TRX,
懸吊式阻抗訓練(Total Body Resistance Exercise),
是全身性的肌力訓練,利用自己的體重作為阻力,
調整角度或姿勢來控制運動強度,可以練到深層肌肉,
對肌肉的激活效果比在平面上施行肌力訓練好。
對於當時只限於徒手訓練的我,又開始按耐不住,
感覺TRX很像很威,最早為美國海豹突擊隊所用,
主要是攜帶方便,在有限的器材空間,室內外都可以懸吊訓練,
用一條繩子就能讓身體更有力量、靈活、平衡,
不練一下怎麼好意思說自己要“認真”運動勒。
後來利用免費運動軟體自已練習,但當時課程不多,
也不曉得自己動作是否正確?
湊巧宜蘭運動中心剛成立,也剛好107年11月有開TRX課程,
我興趣濃厚非常啊!!開啟了真實教練的課程教學,
這是米多燕運動上的突破:改變既有自己練習的方式喔!
5.我想要有個Home GYM
一開始在家運動的空間就是利用一樓客廳,當時就很夠用了,
107年6月有了人生第一條TRX後,開始檢視自己的整體空間,
希望能一個空間就能集中所有的健身活動,
於是開始搜尋網路資料~如何簡單打造自己的健身房?
立馬把四樓的空間騰出來後整理一番,
哇塞!專屬的空間很夠耶,還比客廳寬闊許多,
更加強了自己想要在健身上更進一步的瞭解與身體力行,
牆壁還沒有貼鏡面,再慢慢完整自己的Home GYM~這還可以等,
先加強健身健心,要有正確的態度與依據自己的體能來運動啦!
往外望去可以看見對面的連綿的山群,有一種置身於山上的幽靜,
尤其是在做伸展瑜伽時,有種修煉心境的FU,邊運動邊修心,
讓自己覺得感動萬分,就在這時刻覺得運動與我的生命相結合,
已是不可或缺的元素,在自主練習較中高強度的運動或重訓時,
也會感受到另一種生命震撼,規律運動這件事也慢慢養成好習慣,
想練成功夫(腹肌馬甲/ 離牆倒立),也知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,
要累積實力,不要堆積食力~哈哈!
|
|
|
|
常說三分練七分吃,在飲食的調整上,我個人覺得是更困難的,
包括控制熱量,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跟脂肪三大營養的食用比例,
光了解三要素下的食物有哪些?要吃啥才是適合自己的運動狀況,
跟我看專業健身文一樣,會頭昏腦脹...就會懶得注意吃的細節,
其實都是要去了解的...不然真的會事半功倍,或者有溜溜球效應,
飲食搭配運動真的也是一門大學問,我再來花時間研究一下好了...
6.重訓中前期已逼近,器材都買了...能不練嗎?
|
|
|
|
不管是失心瘋還是豁出去想要透過重訓?讓自己更接近習武目標,
107年8月買了20Kg組合式啞鈴/槓鈴,以前壓根兒不會想到練重訓?
只能說太神奇了,也算是機緣巧合齁?就這樣跟重訓牽上線了,
緊接著趁生日就買了個引體向上的單槓,主要也是可以掛上TRX,
TRX總算有歸宿了,之前像個寄居蟹,要找門口來使用,
家裡整層樓的門都用過了,以空間來說掛在單槓上最合用了!YES!
米多燕還會再買下去嗎?嘿嘿~~
剩下不足的,我就直接去健身房啦!又突破了另一種運動方式,
其實理由也是跟自己練TRX一樣,怕自己亂作一通,
想要有教練指導,之後就可以自己慢慢練,
但通常一對一的教學是非常貴的,可能1200~1500/堂課不等,
可是又湊不到人數來一對多教學,只好放棄棄,
沒想到隔一陣子宜運中心推出了優惠活動:
3000/4堂課,相較下來划算很多,在Max鼓勵下我就報名,
我沒有要比賽,只是想上課...想減脂還沒那麼容易勒,
上完課至少會使用健身房6~7成的大型器具,
就這樣踏入了重訓人生,以前完全沒想說要重訓,
總覺得是男生才需要,但為了想要更有力地完成目標,
正確的飲食搭配+重訓無氧為主+有氧輔助,綜觀來看是最佳組合啊~~
我肯定不是專業健身達人,我也還沒有很厲害的肌肉,
享受健身過程與對運動的專注力,我絕對是十足的健身控,
那你呢?!熱愛運動健身的同好們一起加油喔~~